- 軍機處
- (军机处, 軍機處)
清官署名。 雍正七年(1729), 因西北用兵, 置军机房,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。 十年(1732), 改称办理军机处, 简称军机处。 以亲王、 大学士、 尚书、 侍郎充军机大臣, 通称大军机, 无定员, 多时达六七人, 按资历深浅, 分军机处行走、 军机大臣上行走、 军机大臣上行走、 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, 为首军机大臣称领班。 军机大臣僚属称军机章京, 通称小军机, 或拟古称知制诰, 分满汉两政各八人, 每班有领班、 帮领班一人, 满语称领班为达拉密, 章京后增至四班三十二人。 军机大臣每日晋见皇帝, 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, 对朝廷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。 军机大臣并照例兼方略馆总裁, 如有大狱, 亦常会同刑部审问, 皇帝所到之处, 亦随同前往。 军机章京掌缮写谕旨, 记载档案, 查核奏议, 并于修方略时兼充纂修。 宣统三年(1911)。 成立责任内阁, 废军机处, 以军机大臣为总理大臣与协理大臣。 民国初建时, 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亦设, 设正长、 副长各一人。 余各部或称秘书处, 或称承政厅, 性质均同。 北洋政府各部一律改称总务厅。
* * *(軍機處, 军机处) 清官署名。 雍正七年(1729), 因西北用兵, 置軍機房, 輔佐皇帝處理政務。 十年(1732), 改稱辦理軍機處, 簡稱軍機處。 以親王、 大學士、 尚書、 侍郎充軍機大臣, 通稱大軍機, 無定員, 多時達六七人, 按資歷深淺, 分軍機處行走、 軍機大臣上行走、 軍機大臣上行走、 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等, 為首軍機大臣稱領班。 軍機大臣僚屬稱軍機章京, 通稱小軍機, 或擬古稱知制誥, 分滿漢兩政各八人, 每班有領班、 幫領班一人, 滿語稱領班為達拉密, 章京後增至四班三十二人。 軍機大臣每日晉見皇帝, 秉承皇帝意旨處理軍國大事, 對朝廷各部門與各地方發佈命令。 軍機大臣並照例兼方略館總裁, 如有大獄, 亦常會同刑部審問, 皇帝所到之處, 亦隨同前往。 軍機章京掌繕寫諭旨, 記載檔案, 查核奏議, 並于修方略時兼充纂修。 宣統三年(1911)。 成立責任內閣, 廢軍機處, 以軍機大臣為總理大臣與協理大臣。 民國初建時, 南京臨時政府海軍部亦設, 設正長、 副長各一人。 余各部或稱秘書處, 或稱承政廳, 性質均同。 北洋政府各部一律改稱總務廳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